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指南
春季校园预防
传染病科普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,加上气候变化无常,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春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手足口病、感染性腹泻(诺如病毒)、甲流等。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,学校和家长需要更好的了解疾病症状,做好预防消杀工作。
No.1
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
传播途径: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。潜伏期为1~3天,患儿发病后1~7天均具有传染性,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。
临床表现: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、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-4天。
注意:患流感后,如发现病情加重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,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,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。
No.2
水痘
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,人群普遍易感,1-14岁为高发年龄。水痘传染性强,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。
传播途径: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,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。
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,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。
临床表现:患儿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,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→疱疹→结痂→脱痂的演变过程,水痘通常比较温和,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。
No.3
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俗称“猴儿包”,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、腮腺区疼痛为临床特征,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。
传播途径;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。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。
临床表现: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,有发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可伴畏寒,咽痛、头痛、肌痛、食欲不佳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不适等症状,数小时后腮腺肿痛,逐渐明显,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,一般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边缘不清,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,触之坚韧有弹性,轻微触痛,张口、咀嚼(尤其进酸性饮食)时疼痛加剧,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~4天累及对侧,腮腺肿胀3~5天到达高峰,7~10天逐渐消退,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注意,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、心肌炎、睾丸炎或卵巢炎等,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。
No.4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。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,病情进展快。
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或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普通病例表现: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,发热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,口痛、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手、足、臀部出现斑丘疹,后转为疱疹。
重症病例表现:少数病例(尤其是小于3岁者)病情进展迅速,在发病2~5天左右出现脑炎(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)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,可致死亡,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
注意: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,应警惕为重症患儿,及时到医院就诊:持续高热,头痛、呕吐,精神反应差、嗜睡、抽搐,肢体无力、急性偏瘫,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、心率增快,面色苍白、皮肤发花、四肢发凉、发绀、出冷汗。
No.5
诺如病毒
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引起的疾病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。
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,日常生活接触、水源、食物、气溶胶均可感染,由于诺如病毒颗粒很小,且仅需10-100个病毒就可致病,因此在幼儿园、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引起暴发疫情。潜伏期多在12~48小时。
主要症状为: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,儿童主要症状为呕吐,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。
其发病急、传播速度快、涉及范围广,是引起非细菌型胃肠炎的主要病因。
No.6
如何预防
1、注意天气变化,随气温变化添减衣物,避免着凉;
2、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衣、勤洗手,不共用毛巾手帕等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、鼻;
3、保持充足睡眠、健康饮食,坚持适量运动;
4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环境卫生;
5、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,如需接触应配戴口罩;
6、杜绝带病上课上班,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。
春季传染病高发,病毒的传播无孔不入,如果采取以上措施还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,可以寻求专业消杀公司的帮助。
南京大桥
微信号|WJ13851786066
联系方式|025-58741250